1 行政小邱约稿,说律所微信公众号本期只有一幅端午节日问候的图片推送,暂无其他文章。 本来,节日将近,能有一份问候,似乎也就差不多了,大过节的,再去催大伙赶稿,于心不忍。 有关律所宣传稿件的困惑,已非一日。终归是个人兴趣,勉强不来。但律所要向前发展,宣传工作其实须臾不可耽误,虽然眼前来看,推不推一次公号,写不写一篇文章,大家伙儿毛发不会少一根,然眼光稍放长远,光景就会变化。这个道理,很多人比我更懂,但未必较真,原因种种。 所刊《华商论法》第三期出刊在即,执行主编玲瑜向我约写卷首语时,原本想写其他,但联想到之前三期所刊组稿的经历,我最后选了《自己的历史》这个题目,谈的也还是律所宣传与创作。说到底,还是希望一起的同事能对焦于宣传,执着于专业,等等。 扯远了。 2 小邱有令,怎么着也还是要服从。 搜肠刮肚,一时还真想不起合适的题材。我自己也开有公众号,时不时地也会凑上一两篇,但公号主体不同,题材毕竟有别。 于是翻翻旧作,于是找到这首小诗: 《端午》 是什么 让端午的中国 犹然泪眼婆娑 是什么 让劫后的神州 淡定了潮起潮落 又是什么呵 让陌生的你我 相携不再畏缩 那投江的屈大夫哟 千年一跃 身后的莽山苍天 忧愁何曾解脱? 我的粽子 只一色的清糯 芊韧的蒿带 一拨拨 缠绵着永远的承诺 人的记忆很奇怪,你越想着要去记的东西越记不住,有些东西你根本没想过要去记住,却根深蒂固。 无意中翻看到这首小诗,十年前的那一幕烟雨旅途渡江立船嗖地激活在眼前。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立意和想象。同样是端午,回乡探母。五月多雨,车行至汩罗段,乌青的丘陵,很有些山水画的意境。闲散中,自然就想到了和端午有关的一些人和事。有一片刻,时间并不长,似乎电光火石,烟雨块垒,心潮起伏。然后在驱车渡江的过程中,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凑齐了这首《端午》。 未必想要诉求什么,可能也就是单纯的心境素描,但吐出来了,心里就此舒畅了不少。 我先把这首诗发给小邱,犹豫一会,又说:算了,不要了。 感觉自己并不擅长做诗,写的要么太过直白,要么自己也不明觉厉,再说,过于个性化的东西,放在单位公号里推送,似乎也不合适。 何况,现在,我想说点另外的。 3 上周末,偶然报名参加了一次为期两天的法律培训,婚姻家事方面的内容,北京英才苑府举办的。主讲的两位讲师,第一天讲婚姻法诉讼的,是北京某中院的退休法官王忠。 据王法官自己介绍,他从事民事审判三十年,审理的案件超过五千件,其中婚姻案件居多。我当时就非常吃惊,五千件,这是个什么概念,就算其中三分之一是婚姻案件,也怎么着有一两千件吧,两千件婚姻案件,对于一名法官来说,就意味着你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跨度里,要有至少两千次的机会、两千个不同的角度面对同一类法律纠纷、适用同一部法律,如此高强度的重复锤打下来,还有什么样的婚姻疑难问题你没有碰到过?想不专业都难。 事实上,那一整天的讲座下来,我始终都是高度紧张的,调动全部的感官神经来捕捉王法官释放的每一个信息,包括法律的理解、事实的分析、证据的判断、伦理的拷问乃至现场当事人的举手投足,作为一名法官,作为一名有丰富经验的老法官,怎么去面对,怎么去切入又抽身,无一不精致而细密,虔诚又老到。在高度专业的讲者面前,任何分神都是不敬。 然而,让我讶赞不已的,除了王法官那信手拈来的专业讲解能力,更有他对婚姻家庭伦理的把握与执着。三十年的审判生涯,可谓阅人无数,然而,海量的负面信息冲击之下,王法官依旧对传统的家庭伦理执念如初,讲座中他不止一次提到,要珍惜自己的另一半,要厚待原配,讲到动情处,他说,一个女人,水灵灵地嫁给你,给你生孩子,陪你走半生,人老珠黄了,你飞黄腾达了,就想甩了人家,这事干不得,举头三尺有神明。 我相信王法官的职业生涯中肯定也会碰到许多困惑,经历不少诱惑,但几十年下来,人情冷暖,世事沧桑,他却一路从容稳健地走来,直到退休,发挥余热,将毕生的经验总结,分享给后来的法律人,这其中,是什么在支撑这位法律前辈? 王法官说他此生无更多爱好,惟读书、写作,读书题材不限,但主要还是法律,兼涉文史哲,反复的读书、运用、总结、写作,于专业的积淀、潜行之外,对人性的叩问、滋养也同步提升。所以最后,王法官一再建议与会者,多读,多记,多思,多写,法律人在执着于专业的同时,不忘抬头问天,专业精进之外,更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4 无独有偶。 本周四参加了龙岗区政法委等单位在新亚洲实验学校举办的优秀校园法治教育课观摩活动,来自浙江温州嘉瑞成(乐清)律师事务所的叶飞、杨涛律师分享了他们在校园法治教育领域的经验。 观摩活动首先由杨涛律师现场宣讲一堂半小时的校园法治课。杨律师以美猴王为主角,以《大话西游》为故事蓝本,借助月光宝盒的穿越功能,串联起校园斗殴、网瘾、早恋等类型化现象,逐一讲解了相关的刑事、民事侵权法律责任,兼及青少年心理疏导等,整个讲座,作为代表到场的新亚洲学校五年级某班数十位小学生全情参与,气氛热烈,根本没有传统校园法治教育的那种说教式沉闷和无趣。创新的法治教育方式,原来可以如此活跃,如此受欢迎。 接着,叶飞律师完整地介绍了他作为律所主任,通过一起学生伤害赔偿个案发起校园普法,带动包括当时的实习律师杨涛等十数位弟子、同事一起,将校园普法教育做成了一项特色专业,自2004年以来,十多年中,他们为乐清及北京、上海、浙江等数十万中小学生带去了法律思维,也带去了欢乐,包括温州市司法局、中国关工委、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等党政群团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叶飞律师及其律所、团队在执着公益的同时,也打造了独特的专业品牌,收获了各类荣誉。 但在继续深耕校园普法课件、模式的同时,叶飞律师团队对校园普法的公益初衷并没有改变,甚至更努力地分享着自己的全部经验,包括将所研发的全部课件公开挂接在大型公益网站,开放给所有有志于校园普法的律师、大学生等群体,包括投入30万律所收入设立校园普法基金,并且持续投入人力研发更新普法课件,包括印行校园普法宣传书籍等等。在校园公益普法这条路上,他们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宽阔。 这是一条专业精进之路,这也是一条服务社会之路,作为法律人,他们实现了专业与情怀的完美统一。 5 端午于我,其实还有着更特别的意义。 因为母亲。 母亲的生日很特别,刚好在端午节。所以在我们家,在我们兄妹几个,端午甚至比春节更重要。 但遗憾的是,往年端午,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回不到母亲身边,偶尔能回,也是前后错落,很难聚全。因此,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在电话里送去问候和祝福。而母亲讲得最多的,则是“不要回来”、“太远太麻烦”等等。 一年一度,端午又至。 今年,又难回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