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由苯或其同系物引起的疾病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T52.1、T52.2 +Z57 致病因子的总体特征 苯及其同系物属于(烷基)芳香烃类化合物,其通式为CnH2n- 6。苯的最重要的烷基衍生物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 与苯类似,烷基芳香族化合物呈液态,无色,具有芳香气味,类似于汽油的甜味。挥发性随烷基取代基的数量和大小而降低。 蒸气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移动,存在远距离着火的可能性。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0.1%(重量比)或更低,且随烷基取代基的数量和大小而降低。 所有烷基芳香族化合物与氧化剂、硝酸、硫酸和卤素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剧烈反应,因此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危险。它们会腐蚀塑料和橡胶材料。 苯(苯,C6H6,分子质量78.1,CAS号71-43-2)是最简单的芳香烃。它是一种易挥发的无色液体(沸点80°C),其蒸气比空气重。 甲苯(甲基苯,甲苯酚,C6H5CH3,分子量92.1,CAS号108-88-3,沸点110.6°C)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易燃。它具有类似苯的甜味气味。如今,工业级甲苯可能含有少量的苯,而过去,较高的污染水平(甚至高达25%)曾是相关因素。 二甲苯(xylol,C6H4(CH3)2,分子量106.2)以三种异构体形式存在于二甲基苯中: 邻位(邻二甲苯,1,2- 二甲基苯,o- Xylol,CAS编号95-47-6); 间位(间二甲苯,1,3- 二甲基苯,m- Xylol,CAS编号108-38-3); 对位(对二甲苯,1,4- 二甲基苯,p- Xylol,CAS编号106-42-3) 其沸点分别为144.4°C、139.1°C和138.3°C。 工业级二甲苯(沸点138.5°C)含有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以及一些乙苯。 乙苯(C6H5CH2CH3,分子量106.2,CAS编号100-41-4)是一种高度易燃、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沸点为136.2°C。 职业暴露 苯天然存在于原油中。它存在于煤衍生物、石油馏分和馏出物中。烷基苯同系物的混合物被用作工业溶剂,并存在于重整汽油中。根据汽油的质量,苯在汽车燃料中的含量不等(约为1-3%)。汽油中苯的存在以及作为工业溶剂,可能导致职业暴露风险显著。 苯和纯烷基苯异构体被用作多种大宗化学品(如苯乙烯、异丙苯、环己烷、硝基苯、氯苯、苯酚等)以及特种产品(如炸药、染料和药品中间体等)的化学合成中的起始原料。 在化学工业中,苯和烷基苯的职业暴露可能发生在多种化学产品的合成过程中,汽油燃料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以及用于脂肪、蜡、树脂、油、墨水、油漆、清漆、粘合剂、胶水、塑料、橡胶的溶剂和稀释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金属部件的清洗过程中,干洗过程中,从种子和坚果中提取油的过程中,以及照相印刷过程中。苯还用作化学中间体,并用于洗涤剂、炸药、药品和染料的制造。 在涉及苯生产的行业(如石化、炼油、焦炭和煤化工制造)、橡胶制造以及苯和含苯石油产品的储存或运输中,可能会发生高水平的职业性苯暴露。其他因职业而可能暴露于苯的工作人员包括钢铁工人、印刷工、鞋匠、实验室技术人员、消防员和加油站工作人员。 如今,在通过煤焦油蒸馏或石油生产苯的过程中,在清洗储存过苯的储罐时,以及通过接触原油残留物或包括车辆排放物在内的汽油时,都可能发生苯的职业性额外暴露。 在多种生产活动和材料处理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烷基苯同系物的职业暴露。其中较为关注的活动包括:橡胶工业、苯甲酸(对苯二甲酸是由对二甲苯制成的聚合物结构单元)的生产、炸药的生产、由苯制得的苯乙烯以及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生产;用于油漆、清漆、粘合剂、胶水和印刷油墨的溶剂和稀释剂的配制;以及汽油和原油的加工。 甲苯天然存在于原油中。它是从原油中提取汽油和其他燃料以及从煤中提取焦炭过程中的副产品。甲苯用于生产油漆、油漆稀释剂、粘合剂、指甲油、清漆和橡胶,也用于某些印刷和皮革鞣制工艺,以及苯、塑料、尼龙和聚氨酯的生产。它还用于合成三硝基甲苯(TNT)、苯甲酰氯、苯甲酸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甲苯还与苯和二甲苯一起添加到汽油中,以提高辛烷值。如今,在所有过去通常使用苯作为溶剂的工艺中,都使用甲苯,因为它不会产生血液学影响。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工业级甲苯仍可能被苯污染,其含量最高可达15%。 二甲苯主要作为合成化学品由石油生产。尽管如此,它也可能自然存在于石油和煤焦油中,并在森林火灾中形成,但数量较少。二甲苯最常见的用途是在印刷、皮革和橡胶行业中作为溶剂。它被广泛用作清洁剂、油漆稀释剂和清漆。在较小程度上,二甲苯还用作织物和纸张涂层的成分,以及化学、合成纤维和塑料行业的原料。汽油和飞机燃料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的二甲苯。 乙苯主要通过在液相条件下,使用乙烯和固体烷基化催化剂对苯进行烷基化而制得。乙苯用于生产苯乙烯,并作为涂料、清漆以及橡胶和化学制造业中的溶剂。它存在于原油和燃烧产物中。由于乙苯通常存在于汽油等复杂混合物中,或者在转化为苯乙烯等过程中在封闭系统中处理,因此职业性接触乙苯的情况较为罕见。 简短的毒理学简介 苯在吸入(主要是)、口服或皮肤接触后易被吸收。被吸收的苯迅速分布至全身,并倾向于在脂肪组织中积累(更易进入富含脂质的器官,如大脑和骨髓),随后在体内发生广泛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中),并以多种代谢物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苯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s)氧化酶系统代谢为多种代谢产物。CYP2E1(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E成员1)是代谢苯的最重要同工酶之一,其氧化代谢是苯产生血液毒性和遗传毒性效应所必需的。由于乙醇能够诱导CYP2E1,因此饮酒会促进苯的毒性。苯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而吸入的苯则迅速以原样排出体外。 大部分被吸收的甲苯会在肝脏中被P450系统代谢,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约20%的被吸收甲苯会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超过90%的被吸收二甲苯会通过侧链氧化转化为甲基马尿酸,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乙苯会代谢为扁桃酸和苯乙醛酸。生物转化主要发生在烷基取代基上,这些取代基会逐渐矿化,生成相应的苯甲酸。芳香环的羟基化在烷基苯中仅发生较小程度,但在苯中是主要途径。中间体芳烃氧化物反应性很高,与其转化产物一起,被认为是引起苯对造血系统影响的潜在遗传毒性物质。苯及其同系物的大多数代谢产物可用于生物监测(更多详情见下文)。 急性职业性苯暴露可引起麻醉症状:头痛、头晕、嗜睡、意识模糊、震颤和意识丧失。苯是一种中度眼部刺激物和皮肤刺激物。长期接触苯可减少人体骨髓中红细胞和白血球的生成,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它可减少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降低宿主对感染的抵抗力。人类外周淋巴细胞中的染色体畸变与职业性苯暴露有关。许多报告表明,苯可诱导位点特异性人类染色体损伤[14号和18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t(14;18)]。 多份病例报告记录了甲苯作为一种滥用吸入药物,可导致死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心脏、肾脏和肝脏毒性,还可能导致胎儿酒精样综合征。一些针对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在工作日的大部分时间里暴露于至少100ppm的甲苯)的研究报告了中毒和表现下降的情况。针对历史上暴露于高浓度甲苯的凹版印刷工人群的研究表明,他们出现了神经行为、生殖、发育和色觉方面的变化。 短期接触高浓度二甲苯已被证实会导致皮肤和眼部刺激,以及呼吸道黏膜刺激,从而引发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受损。还观察到胃部不适以及肝肾功能可能发生改变,同时还会产生神经效应,如头痛、头晕、意识模糊、对视觉刺激反应迟缓、记忆力受损以及肌肉协调性差、失去平衡等。 短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乙苯环境中已被证实会导致眼部和喉咙刺激,随着暴露程度的增加,还可能出现眩晕和头晕。有证据表明,乙苯还可能诱发听力损失。 长期职业性接触耳毒性有机溶剂,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混合物,已被证实会导致耳毒性听力损失,且不论是否同时暴露于噪声中,还可能导致慢性脑病。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第1.1.38项。 疾病名称及ICD编码:由苯或其同系物引起的急性疾病(特定疾病编码)+T52.1、T52.2+Z57 呼吸道刺激(J68)、急性化学性肺炎和支气管炎(J68.0)、上呼吸道炎症(J68.2)、结膜炎(H10.2)、角膜溃疡(H16.0)、刺激性接触性皮炎(L24)、麻醉综合征和其他神经系统影响(T52.1、T52.2)、心律失常(I49.9)、恶心和呕吐(R11)、腹泻(K52.9) 疾病的简短描述 苯被认为具有极高的毒性:吸入浓度达到20,000 ppm的空气,可在5- 10分钟内致命。皮肤接触苯可导致皮肤红肿和水泡。长期或反复皮肤接触可能导致刺激性皮炎。吸入高浓度苯的人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心跳加速或不规则、头痛、震颤、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这些临床表现可能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神经学影响似乎主要是由于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与其他麻醉气体相似,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若继续暴露,则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食用或饮用被高浓度苯污染的食物或液体可导致呕吐、胃部刺激、头晕、嗜睡、抽搐、心率加快和死亡。苯在急性暴露时可通过其麻醉特性(呼吸停止)或加剧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 吸入甲苯蒸气的致死剂量估计约为4000ppm(持续1小时)或10000- 30000ppm(持续几分钟)。 据观察,短期接触低至50ppm浓度的二甲苯会对眼睛、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同时还会出现呼吸功能受损、头痛和头晕等症状。据报道,长期接触甚至更低浓度(约14ppm)的二甲苯会导致眼睛刺激、喉咙痛和神经功能影响(如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健忘)。眼睛接触二甲苯蒸气或液态二甲苯会引起刺激,随后出现畏光、结膜发红以及结膜和角膜上皮受损。当空气中浓度达到约100- 400ppm时,可观察到反应时间延迟、记忆障碍和失去平衡等神经功能影响。据报道,当空气中浓度估计约为10,000ppm时,会出现震颤、精神错乱和昏迷。据报道,接触二甲苯蒸气的工人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 关于乙苯致死效应的证据较为稀缺,关于乙苯吸入对全身影响的数据也同样不足。已知的影响包括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以及耳毒性。有报道称,血液学指标也发生了变化,如淋巴细胞计数增加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症状和体征: - 中枢神经系统 麻醉综合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嗜睡、乏力、意识模糊、意识不清、呼吸抑制、记忆力减退、恶心、听力和色觉丧失,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昏迷。意识不清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但在停止接触后意识会迅速恢复。通常,吸入苯浓度达到3000ppm左右后几分钟内,以及摄入后30至60分钟内,就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当甲苯浓度超过200- 240ppm时,接触后约3- 7小时可能会出现眩晕、头晕、平衡障碍和头痛。更高浓度可能导致麻醉性昏迷和猝死,随后因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增加(例如,这可能发生在吸入含有甲苯和其他溶剂的粘合剂产生的烟雾后)。 以下是随着苯或其同系物浓度相应增加而通常观察到的典型神经临床模式的总结。 苯
甲苯
二甲苯
- 呼吸系统 急性接触苯蒸气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大量接触(例如,在几分钟内暴露于20,000 ppm的苯蒸气中)可能导致肺水肿和呼吸停止。误吸入液态苯可能导致肺部严重出血性炎症。 - 心血管系统 暴露于通常高于1000ppm的苯浓度环境中,可能会降低心肌对肾上腺素作用的阈值,导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若终止暴露,这些影响往往可逆)。 - 皮肤 苯是一种脂溶性溶剂,因此,在长期或反复接触后,它会去除皮肤上的油脂,并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局部而言,苯可引起红斑、灼热感,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可引起水肿甚至起泡。请记住,由于儿童和年轻工人的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率较大,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通过皮肤吸收有毒物质。 - 胃肠道系统 若误吞苯,会刺激胃部,导致恶心、呕吐和腹泻。据估计,致命的口服剂量为100毫升(对于75公斤的男性而言,约为1克/公斤),但据观察,少至15毫升或50毫克/公斤的剂量也会导致死亡。 - 眼睛 高浓度的苯蒸气可引起眼部刺激和视力模糊。当苯溅入眼睛时,可能会引起眼部灼痛和眼表脱落。 - 潜在后遗症 中度苯暴露后的恢复可能需要1- 4周。在此期间,受影响者可能还会持续出现步态不稳、神经易激惹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大约会持续2周。心脏不适和皮肤发黄的症状可能持续长达一个月。 •检查: -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主要依据神经体征和症状,以及呼吸系统的影响。然而,实验室检测对于监测受影响的患者和评估并发症非常有用。所有暴露者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糖和电解质测定。其他检查包括心电图监测、尿检、血尿素氮、肌酐测定和肝功能检查。对于严重吸入暴露或怀疑肺部吸入的情况,建议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脉搏血氧仪(或动脉血气测量)。 - 胸部X光片可能显示肺炎或支气管炎的影像,支气管血管纹理增多。 - 肺功能检查可能显示急性阻塞性疾病。 - 应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和角膜裂隙灯检查。角膜检查时可能会发现角膜溃疡。 暴露评估 • 职业暴露史:经确认,通过吸入、皮肤和眼部接触,以及(如可用)工作场所空气和生物监测数据,暴露于高浓度苯或其同系物,例如: - 苯的尿中S- 苯巯基尿酸和t,t- 粘康酸; - 尿中甲苯和邻甲酚,以及血液中甲苯; - 尿中甲基马尿酸用于检测二甲苯;以及 - 尿中苯乙酸和苯乙醛酸(总和),以及呼气末空气中乙苯的含量。 应在轮班结束时收集尿液标志物。重要的是要记住,由于香烟烟雾中含有苯,吸烟是解释生物监测结果时的一个相关混杂因素。 • 最低暴露时长:几分钟。 • 最长潜伏期:24小时。 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D61.2),骨髓增生异常(白血病前期)综合征(D46.9) 疾病的简短描述 苯是一种骨髓毒物,已知会抑制骨髓细胞增殖并诱发血液疾病,同时其代谢会产生环氧化物(苯氧化物),该物质可能与细胞大分子发生反应。苯中毒的早期阶段为白细胞减少症(尤其是淋巴细胞减少症),在停止接触后,该症状可逆。若长期接触苯,该症状可能进展为不可逆的骨髓损伤:骨髓衰竭综合征(非致癌性血液学效应),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虽然频繁短期接触100 ppm或更高浓度的苯可能仅导致短暂血液变化(白细胞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多),且无明显长期影响,但反复低剂量接触(如约20 ppm)已被证明会导致细胞减少症(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症状和体征: - 典型症状包括乏力、紫癜、面色苍白、全血细胞减少、活动后呼吸困难、感染增加、瘀伤和出血、黄疸、脾肿大和淋巴结病。全血细胞减少通常在接触后3- 24个月出现。 -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不良)的特征是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的表现包括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增多和红细胞增多。 •检查: - 全血计数(包括分类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可能显示短暂的血液学影响或骨髓衰竭的迹象;红细胞指数可能显示贫血。 - 骨髓穿刺和活检可能显示骨髓抑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是外周血全细胞减少和骨髓细胞减少。剩余的血细胞形态往往正常。 暴露评估 •职业暴露史:证实存在长期或反复的职业暴露于苯的情况,如有环境和生物监测数据(尿中t,t- 粘康酸和s- 苯巯基尿酸)应提供。应在轮班结束时收集尿样标记物。 • 最低暴露时长:即使在低于50 ppm(160 mg/m³)的浓度下,暴露数天后也观察到骨髓活性抑制。其他血液学效应通常需要更高浓度的暴露至少一个月才会出现。 • 最长潜伏期:三年。 疾病名称及ICD编码:由苯系物或其混合物引起的慢性疾病(特定疾病编码)+T52.2+Z57 耳毒性听力损失(H91.0) 疾病的简短描述 长期接触耳毒性有机溶剂(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混合物)可诱发耳毒性,即使未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可能会加剧(颅神经效应):在同时暴露于乙苯的噪声暴露工人中,发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高于预期。甲苯的耳毒性作用及其与噪声的协同作用尚未明确。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症状和体征:耳鸣和轻度听力损失至重度耳聋。在嘈杂环境中沟通困难。 • 检查:纯音测听显示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暴露评估 •职业暴露史:经确认,通过吸入、皮肤和眼部接触,以及(如可用)工作场所空气和生物监测数据,存在高浓度苯系物或其混合物的职业暴露。 • 最低暴露时长:数月。 • 最长潜伏期:一年。 慢性中毒性脑病(G92) 疾病的简短描述 接触苯系物(如有机溶剂)混合物,尤其是甲苯,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慢性不良影响。长期接触(通常为数十年)溶剂后,即使接触水平并不特别高,也可能逐渐发展出由溶剂引起的脑病,即慢性毒性脑病或慢性接触溶剂导致的有机脑综合征。慢性溶剂性脑病的特点是记忆力、注意力和情绪不可逆受损,伴有疲劳和主动性丧失。注意力、学习、精神运动表现、言语和非言语推理以及概念形成都可能受到影响。色觉丧失和视觉感知改变可能是临床病症的一部分。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症状和体征:若无法避免接触,疾病会经历三个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的阶段: - 源于器质性情感综合征(表现为抑郁、易怒、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 轻度慢性中毒性脑病(表现为疲劳、情绪障碍、记忆力和注意力受损,以及心理运动功能(如速度和灵巧性)受损);以及 - 严重慢性中毒性脑病(表现为智力丧失,影响职业或社会功能,以及记忆力、抽象思维和判断力受损)。即使停止接触,三级病变也会成为永久性病变,受影响的人通常会严重残疾。 •检查: - 神经心理学评估可能显示神经行为障碍,应通过使用旨在探索以下功能的测试来进行:言语和视觉记忆、注意力、精神运动速度、视觉分析、构建、抽象和主要智力能力(第1.1.38项末尾的表2中报告了一些用于测量神经毒性的专门行为测试示例)。 - 脑电图可能显示非特异性异常(如弥漫性减慢)。 - 神经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轻度脑萎缩。 鉴别诊断 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睡眠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脑部血管疾病;脑肿瘤等赘生物,甲状腺疾病和维生素缺乏症等代谢原因;甚至是创伤性脑疾病。 暴露评估 • 职业暴露史:经确认,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存在职业性暴露于苯系物(尤其是甲苯)或其混合物的情况,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空气监测,检测生物体液中的化合物或其代谢物。 • 最低暴露时长:十年。 • 最长潜伏期:不适用。 疾病名称及ICD编码:苯或其同系物的致癌效应(特定疾病编码)+T52.1、T52.2+Z57 疾病的简短描述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苯对人类具有致癌性。苯会导致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已观察到苯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髓系白血病、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和肺癌之间存在正相关。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苯代谢物单独或共同作用,在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上产生多种遗传毒性效应,导致与造血癌症中观察到的染色体变化一致的染色体变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苯归类为对人类致癌物(第1组)。有关苯致癌效应的更多详情,请参阅第3.1.8项。 关于苯的同系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主要结论如下: •乙苯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不足,但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充分:因此,乙苯被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类)。 • 甲苯和二甲苯对人类的致癌性不可分类(第3组)。 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D61.2),骨髓增生异常(白血病前期)综合征(D46.9) 疾病的简短描述 苯是一种骨髓毒物,已知会抑制骨髓细胞增殖并诱发血液疾病,同时其代谢会产生环氧化物(苯氧化物),该物质可能与细胞大分子发生反应。苯中毒的早期阶段为白细胞减少症(尤其是淋巴细胞减少症),在停止接触后,该症状可逆。若长期接触苯,该症状可能进展为不可逆的骨髓损伤:骨髓衰竭综合征(非致癌性血液学效应),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虽然频繁短期接触100ppm或更高浓度的苯可能仅导致短暂血液变化(白细胞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多),且无明显长期影响,但反复低剂量接触(如约20 ppm)已被证明会导致细胞减少症(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症状和体征: - 典型症状包括乏力、紫癜、面色苍白、全血细胞减少、活动后呼吸困难、感染增加、瘀伤和出血、黄疸、脾肿大和淋巴结病。全血细胞减少通常在接触后3-24个月出现。 -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不良)的特征是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的表现包括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增多和红细胞增多。 •检查: - 全血计数(包括分类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可能显示短暂的血液学影响或骨髓衰竭的迹象;红细胞指数可能显示贫血。 - 骨髓穿刺和活检可能显示骨髓抑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是外周血全细胞减少和骨髓细胞减少。剩余的血细胞形态往往正常。 暴露评估 •职业暴露史:证实存在长期或反复的职业暴露于苯的情况,如有环境和生物监测数据(尿中t,t- 粘康酸和s- 苯巯基尿酸)应提供。应在轮班结束时收集尿样标记物。 • 最低暴露时长:即使在低于50ppm(160mg/m³)的浓度下,暴露数天后也观察到骨髓活性抑制。其他血液学效应通常需要更高浓度的暴露至少一个月才会出现。 • 最长潜伏期:三年。 疾病名称及ICD编码:由苯系物或其混合物引起的慢性疾病(特定疾病编码)+T52.2+Z57 耳毒性听力损失(H91.0) 疾病的简短描述 长期接触耳毒性有机溶剂(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混合物)可诱发耳毒性,即使未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可能会加剧(颅神经效应);在同时暴露于乙苯的噪声暴露工人中,发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高于预期。甲苯的耳毒性作用及其与噪声的协同作用尚未明确。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症状和体征:耳鸣和轻度听力损失至重度耳聋。在嘈杂环境中沟通困难。 • 检查:纯音测听显示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暴露评估 •职业暴露史:经确认,通过吸入、皮肤和眼部接触,以及(如可用)工作场所空气和生物监测数据,存在高浓度苯系物或其混合物的职业暴露。 • 最低暴露时长:数月。 • 最长潜伏期:一年。 慢性中毒性脑病(G92) 疾病的简短描述 接触苯系物(如有机溶剂)混合物,尤其是甲苯,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慢性不良影响。长期接触(通常为数十年)溶剂后,即使接触水平并不特别高,也可能逐渐发展出由溶剂引起的脑病,即慢性毒性脑病或慢性接触溶剂导致的有机脑综合征。慢性溶剂性脑病的特点是记忆力、注意力和情绪不可逆受损,伴有疲劳和主动性丧失。注意力、学习、精神运动表现、言语和非言语推理以及概念形成都可能受到影响。色觉丧失和视觉感知改变可能是临床病症的一部分。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 症状和体征:若无法避免接触,疾病会经历三个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的阶段: - 源于器质性情感综合征(表现为抑郁、易怒、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 轻度慢性中毒性脑病(表现为疲劳、情绪障碍、记忆力和注意力受损,以及心理运动功能(如速度和灵巧性)受损);以及 - 严重慢性中毒性脑病(表现为智力丧失,影响职业或社会功能,以及记忆力、抽象思维和判断力受损)。即使停止接触,三级病变也会成为永久性病变,受影响的人通常会严重残疾。 •检查: - 神经心理学评估可能显示神经行为障碍,应通过使用旨在探索以下功能的测试来进行:言语和视觉记忆、注意力、精神运动速度、视觉分析、构建、抽象和主要智力能力(第1.1.38项末尾的表2中报告了一些用于测量神经毒性的专门行为测试示例)。 - 脑电图可能显示非特异性异常(如弥漫性减慢)。 - 神经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轻度脑萎缩。 鉴别诊断 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睡眠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脑部血管疾病;脑肿瘤等赘生物,甲状腺疾病和维生素缺乏症等代谢原因;甚至是创伤性脑疾病。 暴露评估 • 职业暴露史:经确认,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存在职业性暴露于苯系物(尤其是甲苯)或其混合物的情况,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空气监测,检测生物体液中的化合物或其代谢物。 • 最低暴露时长:十年。 • 最长潜伏期:不适用。 疾病名称及ICD编码:苯或其同系物的致癌效应(特定疾病编码)+T52.1、T52.2+Z57 疾病的简短描述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苯对人类具有致癌性。苯会导致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已观察到苯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髓系白血病、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和肺癌之间存在正相关。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苯代谢物单独或共同作用,在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上产生多种遗传毒性效应,导致与造血癌症中观察到的染色体变化一致的染色体变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苯归类为对人类致癌物(第1组)。有关苯致癌效应的更多详情,请参阅第3.1.8项。 关于苯的同系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主要结论如下: •乙苯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不足,但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充分:因此,乙苯被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类)。 • 甲苯和二甲苯对人类的致癌性不可分类(第3组)。 预防的关键行动 芳香烃是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也是汽油和石油衍生燃料的关键成分。此外,低级芳香烃,如苯,会作为大多数含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微量中间体自发形成。因此,不太可能停止或禁止其使用。在消费品中使用受到或多或少广泛限制或禁止的唯一情况是苯。由于苯具有致癌性,在胶水、粘合剂、油漆、清漆和脱脂剂等配方中作为溶剂或共溶剂的使用已基本消除。这一点尤为重要,即在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使用闭路反应器和严格的制造程序,包括尽可能用替代原料代替苯,以减少和消除暴露。 在通过原油馏分的重整和芳构化生产汽油的过程中,会生成苯。尽管在大多数工业国家,成品油中的苯含量已被严格控制在体积占比远低于5%的水平。然而,在汽油用于内燃机燃烧时,非芳烃化合物会生成苯,这一现象与柴油发动机中多环芳烃的生成相似,且苯的生成量几乎无法减少。 在所有涉及苯的生产、使用或作为副产品产生的工业活动中,应尽可能采取最高级别的初级和二级预防措施。应定期对工作场所和工人进行生物监测。应采用适当的工程、通风控制和工作实践,并结合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接触苯或其同系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几个需要遵循的风险缓解程序;虽然这些程序主要是为公共卫生目的而开发的,但它们也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职业环境,具体如下: • 通过以下方式消除苯的使用:i) 在工业生产过程、胶水和涂料中推广使用替代溶剂;ii) 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以消除消费品中的苯。 • 通过以下方式减少苯暴露:i) 在选址、设计和抽气方面实施最佳实践,尽可能减少在加油站的暴露;ii) 通过改进设计和定期监测发动机设置,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iii) 将居住空间与存放车辆和含苯产品的区域隔离开来;iv) 尽可能避免使用含苯产品;v) 不鼓励在室内使用无烟道燃油和汽油加热;vi) 禁止在建筑物内吸烟。 • 通过以下方式对雇主和工人进行教育:i) 提高他们对苯暴露源和风险缓解措施的认识;ii) 开展教育活动,劝阻在工业和家庭清洁和脱脂中使用苯或汽油。 多个科学机构和监管机构建议或强制执行了各种芳香烃的职业暴露限值。专家组认为,以下工作场所大气浓度暴露限值已被观察到能为工人健康提供合理保护,并已在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 苯: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0.5 ppm,短期接触浓度为2.5 ppm。 • 甲苯: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为20 ppm。 • 苯系物: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为100 ppm,短期接触浓度为150 ppm。 • 乙苯: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为20 pp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