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转自网络) 一上班,赶紧去律所行政盖章。两个申请抗诉人行政诉讼案件,需要准备所函。 内勤问:有签委托代理合同吗? 当然。2018年底签的。 内勤说:这么久了? ……嗯哪。是两位被征收土地当事人共同委托的,官司打了一年,其中一位当事人担心拿不到政府给定的补偿,无奈接受调解,然后撤诉。而另一位当事人坚持“要个说法”,然后官司一路打过来,至今补偿款分文未取。当时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时,感觉两位当事人给出的委托条件还算可以,有如此信任,我也因此一直在努力帮助争取。但5年过去,出差无数开庭无数,甚至拿到了同一批被征收地其他全部被征收户的补偿信息,但当地政府坚持否认有制定明确的补偿标准,甚至连征收行为都矢口否认,也是无语了。那就继续呗。 跟着我又对内勤说,还有比这个案件拖的更久的,2013年委托的。 内勤于是一声“啊——” 我也感觉拖的实在是长久得可以了。 一宗三氯乙烯中毒索赔的案件,港资企业员工,2003年入职,未接受任何安全防护培训,2004年初在从事操作时急性中毒,最初以为问题不大,继续工作,但毒性伤害持续加重,2010年被确诊为职业性急性重度三氯乙烯中毒,两年后再被确诊为职业性急性重度三氯乙烯中毒神经系统后遗症,2013年被劳动能力鉴定为六级伤残且存在一般医疗依赖,2015年再被劳动能力鉴定为四级伤残,2022年开始双眼视力均极度弱化,已无法正常视物。2012年开始,港资企业逐步减产、搬迁,2015年初注销。患者2013年初委托我来代理,仲裁、一审、二审,二审判决后公司注销,患者继续申请再审,省高院裁定撤销原判,一撸到底,发回一审法院重审,因原公司已注销,且涉及境外股东,变更被告耗时经年。2017年一审法院重审后于2019年作出一审判决,支持了患者各项诉求近130万,但对方上诉后,二审判决改判驳回关于侵权赔偿的全部诉求,仅支持了不到10万元的工伤待遇差额,并告知“另特法律途径解决”。于是患者继续申请再审,被驳回。2015年以来,患者另诉民事赔偿,因为原公司注销,诉讼主体变更,前后三轮诉讼,依然是被驳回。也就在今天早上,收到了第三轮民事赔偿案的再审裁定书。 患者异常激动,一再称“无法接受”,几次按法院指引另诉,最终全都白瞎,扬言要如何如何报复。我也只能告诉他,会继续帮他申请抗诉,看有没有一线希望…… 上午惠州一基层法院法官来电,索要某案件当事人收款银行账户信息。案件昨天终于调解成功,并通过“云审”小程序完成调解笔录签署。并不复杂的劳动争议案件。三个青年工人诉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与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每人诉求十多万,仲裁只支持了其中一人8万多诉求,另两人诉求均未获支持。公司初创,规模小微,老板和两位青工原来还曾同事,合作多年,因为疫情,经营不佳,想裁员,三位青工一合计,干脆主动解除,连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也一并主张了。一审法官努力调解,从3月份开庭到现在,估计得组织了十多次调解,5月中双方获得初步一致,说好6月底付清,但仲裁胜诉的青工迟疑不决,法官也就不下判决,到本周一法官再次来电继续调解,这一次,付款时间被推到8月底,仲裁胜诉的青工同意了,另两位却嫌前次调解意向金额过低,坚持要求再加点,于是又你来我往他去的循环电话沟通,最终于昨天达成一致,法官当即通过“云庭”签署调解笔录。法官跟我强调最多的,是小老板如何生存不易,所以付款时间才一再推后。三位青工强调的,则是这小老板如何言而无信,说好的条件一变再变。金额不大,争议不小,但最终达成的调解方案,其实和诉求相去甚远,居然也调成了。 4 今年4月以来,我再未曾承接任何新的案件,包括职业病法律维权方面的。“职业病法律”公众号、“职业病律师团”视频号抖音号也一并停更。新来的实习律师小彭跟了三个月,但要说独立承办案件,为时尚早。手头在办的案件还有50多宗,准备先慢慢地清理掉这些积案,再考虑承接新的案件。加之7月底律所搬迁,案头文件材料也急需清理,所以,这几个月有得忙活,但都只是守成。 6月高考季,等待是一场大考,耗的都是心力。周一下午开完庭,开车送小彭回律所,然后回家,然后一家人直接开车去了珠海。经过深中通道时,盛夏晴好,视野极佳,蓝天碧海间,创世纪的浩大工程,怎么看都让人奔放。珠海的一天两宿,除了带丫丫去长隆飞船乐园大半天,其余时间都宅在酒店里,无非是换个地方宅。我则游泳两次,累到抽筋。到周三中午开车返回,午休也免了,直接去办公室,起诉的抗诉的开庭的调解的,先张罗一半天。虽然眼皮打架,但心里其实轻松不少。 该来的终究会来,该去的也一定会去。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看你怎样去打转了。人说情深伤寿,说的都对,但临了一样绕不开。 学会等待。 然后继续。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